全国政协委员戴和根:加速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
化工新材料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物质需要,也是我国石油和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最急需发展的领域。今年两会期间,化工新材料相关话题受到工业制造业领域相关代表委员的普遍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带来了《关于加速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推动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他表示,发展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是我国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据了解,2021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9616亿元,市场总消费规模约为1.2万亿元。化工新材料进口额约500亿美元,占化工产品总进口额的15%,自给率为74%。其中,功能性膜材料自给率67%,工程塑料自给率62%,高端聚烯烃树脂和高性能纤维自给率58%。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及其位列全球化工50强的跨国公司,都把化工新材料作为发展重点。巴斯夫、陶氏、埃克森美孚、赢创、帝斯曼、阿科玛、朗盛、科思创、英力士、索尔维、三菱化学等知名公司,均以化工新材料和功能化学品为主导,在化工新材料领域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戴和根指出,化工新材料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高端制造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战略新兴产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的水平和竞争力,甚至直接推动并影响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速度与进程。针对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加快实施化工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国内化工新材料供应能力仍有短板,部分材料不掌握核心技术且国外严格限制技术转移,部分材料只能生产中低端牌号或质量无法满足要求,个别材料合成工艺成熟,但上游原料无法生产。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针对各类化工新材料“卡脖子”问题,组织生产企业、应用企业、科研单位进行系统攻关,在各细分领域建立创新联合体和攻关平台,特别要发挥国有企业的资源、技术、人才优势,在相关领域建立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
二是大力支持国产化工新材料推广应用。国内化工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起步晚,相关企业实力较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新产品的认证门槛高、周期长,制造业企业替换进口材料的意愿不强。建议国家对国产新材料的首批次应用、市场推广给予大力扶持,鼓励和引导下游企业使用国产材料。对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芯片和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的国产材料替代要给予特殊政策,以避免极限条件下无材可用。
三是加快推进全球化石化产业布局。建议加快全球化、全链条产业布局。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阿合作为契机,整合各国能源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与国际供应商和客户加强合作,积极投资于新兴市场,强化国际品牌和海外营销网络建设,建立覆盖上游能源产品、大宗石化产品、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的全产业链,推动国内化工石化产品尤其是化工新材料产品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