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这5条经验 石化行业重点推介
“100万吨/年乙烯装置2010年建成投产后,镇海炼化成为国内唯一连续6次位列所罗门全球乙烯绩效评价世界第一群组的企业。”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的工作人员向前来调研的嘉宾展示节能降碳成果,嘉宾们纷纷点赞。
作为浙江石化领域重点企业之一,镇海炼化的骄人成绩正是浙江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个缩影。浙江省工业领域能源消费量约占全省的70%,其中重点领域能源消费量约占全省工业能源消费量的24%。自2021年工作启动以来,浙江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浙江省所有存量产能均达到基准水平以上,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烧碱、纯碱、合成氨、甲醇、铜冶炼等8个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已超过30%,提前实现了2023年“重点领域能效基准水平产能达到100%”的工作目标。 浙江省的主要做法是构建“五个一”,即坚持“一盘棋、一本账、一揽子、一键通、一站式”的工作思路,省、市、县紧密联动,部门高效协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全省“一盘棋” “省市一体”推动工作部署
在推动节能降碳的过程中,浙江省以“一盘棋”思路贯穿始终,统一部署,共同作战。
在省级层面,浙江把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浙江省推动工业经济稳进提质行动方案》《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工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行动计划(2022—2024 年)》等政策文件。提出“2023年,重点领域能效基准水平产能力争达到100%,2025年,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产能力争达到50%”,在国家要求基础上调高目标、自我加压。浙江省还组建由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牵头,七部门共同参加的省级专项工作组, 统一部署、统一行动。
在地市层面,各设区市分别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与省级部门协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并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各地产业特色和重点方向,细化制定工作方案。比如,宁波市制定行动方案、技改实施方案、工作要点,提出有目标、有计划、有举措、有项目、有政策、有保障的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宁波路径”。积极发挥镇海炼化、大榭石化等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开展节能降碳示范性改造。
能效“一本账” “三到位”推进方案落实
摸清“家底”才能精准施策,浙江省做到了摸底核查、技改指导、分类指导“三到位”。
——摸底核查到位,形成企业装置能效清单。
浙江省落实专项经费,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重点领域企业能效水平实地核查,把核查对象精细到主要装置,按在建项目、建成项目两类。分行业召开核查评审会,组织企业申辩,确保核查精细到位、核算准确无误,形成年度能效水平先进和落后装置(生产线)清单并进行网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实施能效水平动态管理,根据企业技改项目实施成效,动态更新能效清单。
——技改指导到位,建立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清单。浙江省印发《浙江省工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行动计划(2022—2024年)》完善“广泛摸排—识别诊断—低碳改造”工作闭环体系,不断完善省市县三级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储备项目库。充分发挥行业专家指导作用,向重点领域企业反馈“能效诊断书”,指导企业特别是能效水平未达标杆的企业梳理谋划技术改造项目。目前,全省重点领域技改项目59个,总投资681.52亿元,2022年完成投资75.46亿元,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49.78亿元;新建装置(生产线)项目13个,总投资1199.87亿元,2022年完成投资210.95亿元,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023.96亿元。
——分类指导到位,制定分行业实施方案。浙江省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要求,分别制定出台石化化工、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进一步细化分行业工作目标,明确了推进步骤、改造期限、技术路线、工作节点。
工作“一揽子”“多措并举”把工作落细
在具体工作落实方面,浙江省细化工作事项清单。制定年度浙江省能效标准引领行动工作要点清单12个方面80条具体事项,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并分解落实到各地市,梳理形成技改项目、储备项目等清单,建立重点项目调度清单,联动有关部门,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实行月调度。
全省范围内开展节能降碳推广活动。搭建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与服务供需交流平台,开展节能降碳新技术专题推广活动,确保涉及重点企业“全覆盖”参加。组织推荐2022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产品74项。举办2022年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展览会和首次节能宣传月活动,参与人数达500万人次以上。
通过官网、公众号平台等渠道,发布能效标准引领行动政策图解、节能降碳改造升级系列解读等工作,浙江省营造出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全省共有4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全国能效“领跑者”名单,通过示范带动,引领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管理“一键通”“数字赋能”提升能效水平
数字技术赋能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发展空间巨大,围绕“数字赋能”浙江主要做了3件事。
一是建设“节能降碳e本账”应用场景。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节能降碳数字化治理体系,建成“节能降碳e本账”应用场景,打造“一户通”“一把尺”“一网办”三大模块,深化“服务”和“治理”,有效支撑重点领域企业用能预算管理、能耗在线监测、用能权交易、碳金融等节能降碳需求。
二是开展能源大数据监测。依托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实现全品种全过程能源数据的采集、汇聚、加工、应用,为重点用能单位监管、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重要支撑。同时,针对核查中发现的企业能源数字化监测和管理体系缺乏而导致能效数据获取难问题,明确把推动企业建立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和数字化管理体系作为接下来节能降碳工作的重点任务。
三是数字技术提升能效水平。加强数字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带动大中小企业数智化融合发展整体提升,通过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数字化应用,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17%。
服务“一站式” “精准施策”支撑要素保障
为激发重点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的积极性,浙江省加强对节能降碳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浙江省政府明确省级财政安排新增4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新能源应用技术改造、工业园区降碳工程。2022年,支持实施省级节能降碳技改项目104项,减碳169万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
在金融政策支持方面,浙江省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快绿色债券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降碳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2022年,全省共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59亿元,发行绿色金融债238亿元。
此外,浙江省还安排80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2023—2025年能效诊断服务,分批次完成重点领域在内的七大重点行业共4000余家千吨标煤以上企业的能效诊断,形成“政府诊断、企业改造、能效提升、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