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落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是反应产品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贯穿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使用全过程。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我省制造业可靠性能力和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要求,更好统筹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速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引导企业加强质量和可靠性管理,加快可靠性技术推广应用,实施可靠性“筑基”和“倍增”工程,强化可靠性服务基础支撑,不断提升我省制造业可靠性能力和水平,为提高全省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质量基础。
二、主要目标
围绕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战略目标,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对标国际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加快补齐基础产品可靠性短板,提升整机装备可靠性水平,形成一批产品可靠性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制造业企业。
到2025年,重点行业关键核心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明显提升,重点企业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形成20个可靠性提升典型案例,培育10家可靠性提升质量标杆企业,推动50家以上企业实施可靠性提升,引导3家以上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可靠性提升服务。
三、重点工作
(一)提升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建立质量与可靠性发展战略,树立以可靠性为核心的质量管理观,鼓励企业贯彻实施GB/T19004、GB/T19024等标准,推动企业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模式加强企业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设置可靠性管理部门,建立可靠性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开展质量与可靠性知识普及、质量管理小组、可靠性对标达标等群众性质量活动,支持质量服务机构将可靠性管理纳入企业质量管理培训体系,加快先进质量与可靠性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广。鼓励可靠性专业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根据我省企业、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开发可靠性工程新方法和新工具并遴选一批可靠性系统解决方案、典型案例进行推广,促进可靠性专业机构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二)加快可靠性工程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可靠性设计技术应用,鼓励企业构建可靠性设计技术体系,推广可靠性建模、分配、预计等普适性可靠性设计技术,促进可靠性设计与产品功能设计同步实施,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管理能力。强化制造工艺可靠性技术应用,聚焦重点行业,加强对材料热处理、电子封装和机械装配等工艺可靠性技术的推广,提升产品制造质量可靠性水平。深化数字技术在可靠性提升应用,鼓励企业运用数字技术,加快适应市场对质量与可靠性的动态需求,推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创新,提升用户体验。推动产品故障预测、智能化运维等技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应用,有效降低产品故障风险,提高产品可靠性。
(三)培育可靠性提升标杆企业。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整机企业,鼓励企业健全可靠性管理体系,根据需求改造升级试验检测设施,加快专用可靠性试验、环境适应性试验验证能力建设,开展关键过程能力评价和制造成熟度评价,推进关键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质量技术帮扶衔接联动,不断提升整机、关键产品可靠性水平。充分发挥“链主”、整机企业需求牵引作用,以可靠性管理体系为抓手,强化对供应商产品的质量评价与可靠性管理成熟度评估,畅通可靠性指标传递机制,提升配套企业的可靠性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及时总结可靠性提升经验并形成典型案例,申报可靠性提升质量标杆企业。
(四)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工程。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组织产品创新强基项目,将提升可靠性列入基础创新产品研发指标,鼓励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筑牢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的可靠性水平。工程机械领域,提升数字化液压元件、一体化电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探测器等关键专用基础零部件和高端轴承、精密齿轮、高强度紧固件、高性能密封件等通用基础零部件的可靠性水平。电子信息领域,重点提升精密光学元器件、光通信器件、高适应性传感器模组、北斗芯片与器件、高速连接器、高端射频器件、高端机电元器件、LED 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水平。新能源汽车行业,聚焦自动驾驶系统、智能座舱系统、车载联网终端、通信模块等网联关键部件,通过多层推进、多方协同,深入推进相关产品可靠性水平持续提升。
(五)实施整机装备与系统可靠性“倍增”工程。聚集装备制造整机设备、电子信息终端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在制造业关键产品“揭榜挂帅”、首台套技术设备、首批次新材料、首套件电子元器件等重大创新产品研制中,强化可靠性攻关及创新成果评价与转化应用,促进重大创新产品可靠性提升。装备制造行业,重点提升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重型数控机床、激光焊接与切割装备等工业母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小型适用农机等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可靠性水平。电子信息行业,重点提升无人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产品、蒸镀机、切片机等电子专用设备,北斗导航终端、5G通信设备等物联网终端及外部设备可靠性水平。新能源汽车行业,重点提升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评价、使用寿命评价、安全性及故障预警、低温适应性等可靠性和耐久性测试评价能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可靠性水平提升。
(六)强化可靠性服务基础支撑。发挥标准对可靠性提升的牵引作用,建立制造业可靠性标准体系协调推进机制,依托有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和机构,强化可靠性标准宣贯实施,开展可靠性标准化建设与应用试点,加快相关标准推广应用。夯实制造业可靠性计量基础,支持企业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和生产工艺特点,加快先进计量技术和方法应用,合理配备测量设备,严格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提升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水平。引导和支持专业机构,重点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可靠性提升综合解决方案,开展可靠性培训、咨询、诊断等服务,提升可靠性服务水平。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进一步发挥现有工作机制作用,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部门协同,统筹谋划、合力推进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发挥国家质量考核对可靠性工作推动作用,利用现有政策渠道,加强对制造业可靠性提升的支持和激励。落实企业可靠性技术研究、产品设计开发、中试阶段测试验证等环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工作的投入。
(三)营造良好环境。依托各类媒体、行业组织作用,开展质量与可靠性宣传活动,举办质量创新大赛,推广可靠性先进理念、技术、工具及典型案例,增强企业可靠性意识,引导社会树立优质优价的价值导向,为制造业可靠性提升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