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碳中和:碳中和对我国意味、改变、呼唤着什么?
十二、碳中和对我国意味着什么?
按联合国的官方数据,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是507亿吨,中国占27.6%,约140亿吨。但是查找国内的很多数据,都显示在100亿吨到130亿吨之间。本节我们不去根究具体的多少,但在碳排放量结构比例方面,相差并不大。目前煤炭是国内占比最大的碳排放源,达到69%;其次是石油(19%),天然气和工业过程的量较小。下图是四种主要二氧化碳排放主体2000年至2019年排放量(100万吨)的变化情况:
按环境研究机构预测,在较好情境下中国能耗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到2050年的56亿吨标煤。目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能源总消耗结构中仍占到85%,而到2060年,煤炭和石油用于能源的占比将下降到15%以下,这将是一个结构根本性的转变。大概的趋势如下图(标准煤,万吨):
这意味着中国需要:从燃料燃烧/非燃烧过程着手,向可再生能源转变。这种转型,一方面要牺牲大量的火力发电资产,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
通过节能降耗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一方面,推高整个工业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在全球贸易中与发达国家的摩擦和冲突会越来越多。
十三、碳中和将改变什么?
★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乃至政治博弈中的大国责任和担当。
在特朗普政府上台悍然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全球温升控制目标蒙上了浓厚阴影。2019年以来,由欧盟及其成员国主导,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个别国家有所响应的新一轮碳中和浪潮出现。而2020年9月中国明确宣布碳中和时间表,日本、韩国紧随其后,碳中和阵营的快速扩容。欧盟和中国占据了全球气候变化议题的制高点,以至于2021年初美国不得不重返《巴黎协定》。
可以看出,中国宣布碳中和时间表,确实加速了这场全球竞赛。而中国敢于承诺碳达峰碳中和的底气,是来源于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科学事实的认知;气候变暖对人类带来无法避免和承担风险的责任担当;四十余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未来国际气候政治博弈中发达国家对我们压力的预判。
★全球气候治理是继石油之后世界各国争夺发展权利和发展空间的又一博弈工具。碳中和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的问题。按联合国的测算,要实现《巴黎协定》1.5℃温升控制目标,全球需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而中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可以想象,在那十年中,中国不排除通过在全球购买碳排放权来实现碳中和,但交易的价格难以想象。因此,不掌握碳减排的主动权就会丧失未来的发展权。
★碳中和,加快了能源低碳转型的速度。碳中和愿景的确立,使得能源转型不再是一道“能否降碳、能降多少”的论述题,而变成一道“必须零碳、多措实现”的求解题。这也成为中国的改革发展的目标和约束,倒逼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从高碳到低碳再到无碳的模式转变。本世纪以来,新一轮能源转型方兴未艾,其主要特征是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零碳能源快速发展。未来较长时期将见证倍增式的零碳能源规模扩张和占比提升。
当然,碳中和是正负相抵、而不是没有排放,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并不唯一,未来的能源结构仍会是丰富多元的,未来的能源系统必然是多能协同的。
十四、碳中和呼唤一代又一代人在未来四十年持之以恒
★碳中和愿景,是先定下目标,再去寻找路径,也不是知道了方法,执行验证。
首先,要认识到达峰与中和均是一个基于事后核算确认的阶段性目标,中国碳达峰过程是一个持续数年的平台期,不会是一蹴而就。其次,中国从排放达峰到全面中和只有约30年时间,远少于发达国家碳中和目标50-70年的时间跨度。第三,达峰不易、中和更难。作为碳排放规模全球第一的中国,不能指望毕四十年之功于一时、于一域。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需要留给时间去探索;不能只依靠节能提效带来的能源需求降低;不能只依靠新能源发展带来的电力部门脱碳,而必须依靠各经济部门和各能源行业全面努力。
★碳中和,呼唤着技术的快速突破和市场的有效激励。
当前人类并不具备实现碳中和的技术经济条件。需要推动仍处于理论或试验阶段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应用和成本进一步下降。例如,炼油和乙烯及下游合成生产过程所需的高温高压环境尚无法摆脱化石能源的使用;可再生能源要想占据主体地位,仍需储能技术的突破;氢能应用面临着关键技术突破、产运储销基础设施配套和终端用氢成本的下降;肩负碳中和重任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很远距离。
除技术之外,实现碳中和还需市场机制的创新完善。未来,碳市场不可能“包打天下”,要多少就可以买到多少,因此,必须多种市场机制协同发力。碳市场要加强与常规能源市场、普遍商品市场的融合交互,金融市场对绿色投资和气候融资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碳中和,呼唤着政府的强力主导和个人的积极贡献。
气候变化治理方面,中国的政府主导作用,肯定很棒,关键是民众的参与程度。普通民众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深度和感受程度,要明显弱于雾霾、尾气等环境污染,对其危害的防范和采取的行动也明显偏弱。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要尽快从“大家的事”转变为“自己的事”,提高认识、主动参与、积极贡献,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为建设美丽中国、共建美丽世界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