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碳中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是怎么一回事?(14)
2020年12月25日,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已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四十三、该办法都说了啥?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生态环境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碳排放权交易应当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
1.目的: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
2.适用范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活动,以及对前述活动的监督管理温室气体种类和行业范围:由生态环境部拟订,按程序报批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开。
3.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八个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碳排放数据,清缴碳排放配额,公开交易及相关活动信息,并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4.分配与登记:分配依据: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国家鼓励重点排放单位、机构和个人,出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公益目的自愿注销其所持有的碳排放配额。自愿注销的碳排放配额,在国家碳排放配额总量中予以等量核减,不再进行分配、登记或者交易。相关注销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5.排放交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生态环境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
6.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
7.交易方式: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进行,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
8.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重点排放单位应当根据生态环境部制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技术规范,编制该单位上一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载明排放量,并于每年3月31日前报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重点排放单位应当在生态环境部规定的时限内,向分配配额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清缴上年度的碳排放配额。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部分碳排放配额(不超过5%)的清缴。用于抵销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不得来自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减排项目。一个履约周期的碳排放配额清缴流程如下图所示:
9.监督管理。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确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生态环境部和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定期公开重点排放单位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情况等信息。鼓励公众、新闻媒体等对重点排放单位和其他交易主体的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进行监督。重点排放单位和其他交易主体应当按照生态环境部有关规定,及时公开有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信息,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10.罚则。重点排放单位虚报、瞒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或者拒绝履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义务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由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测算其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并将该排放量作为碳排放配额清缴的依据;对虚报、瞒报部分,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
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对欠缴部分,由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
四十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情况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采用了创新型的双城模式。即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下称上海联交所)负责交易,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负责注册登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7月16日正式上线。总体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市场运行平稳,但成交量有待进一步激活。
据人民日报的消息,截至8月2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逾794万吨,累计成交额3.93亿元。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以48元/吨起步,目前最高成交价61.07元/吨,最低成交价48.00元/吨,价格波幅相对平缓。
1.全国碳市场容量: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碳市场运行初期,交易主体以重点纳管企业为主,交易品种为碳配额现货,交易方式以协议转让和单向竞价为主,市场整体交易量不大。
2.全国碳市场当前交易规模不大的原因:一是市场刚开,入市企业数量较少;二是除了参与过地方碳市场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对碳市场不熟悉,缺乏碳管理经验。
3.下步措施:为提高交易规模,上海环交所将推出相应措施,包括推动更多企业积极入市,提高交易频率,加快碳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和培训。未来,交易所将完善制度体系,扩大市场覆盖面,引入合格投资人入市;探索建立流动性提供商机制;优化分配机制,逐步增加有偿发放;稳步推进产品创新,推出期货交易,形成多层次产品市场。
四十五、欧盟碳交易市场(EUETs)运行情况及借鉴
1.EUETs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2005年启动的强制性的碳交易市场。自运行以来,其交易量约占全球总量的3/4,交易额自2005年运行以来呈快速上升趋势,在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根据路孚特碳市场年度回顾,2019年EUETS交易额达1689.66亿欧元,占世界总额的87.2%;交易量为67.77亿吨二氧化碳,占世界总交易量的77.6%。EUETs不仅是欧盟成员国每年温室气体许可排放量交易的支柱,也是当今主导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引领者。
2.碳市场使欧盟国家的碳排放量呈现逐年显著下降趋势。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对于欧洲碳排放总量的降低以及减排效率均有正向作用。理论上,碳价的走高代表着企业碳排放成本的上升,欧盟碳市场上碳价的继续扬升实际构成了对企业加大减排的倒逼之力。统计数据显示,包括电力、工业部门以及航空业等在内,第二、三阶段欧盟碳市场牵引着碳排放量分别以年均2.9%和1.9%的速度下降,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建立之初的2005年相比,2019年欧盟碳排放量为33.30亿吨,下降20%。
3.碳市场将欧盟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为应对EUETS规则,欧盟企业被迫选择其他替代型能源维持生产,或者对现有技术进一步改进以减少碳排放,欧盟的能源结构由此发生较大变化。根据BP能源报告,2009年~2019年间,欧盟能源结构中,煤炭的产量下降31.4%,石油的产量下降27.9%,天然气的产量下降43.5%,而可再生能源的产量上升了45.6%。与此同时,风能、水能、光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欧盟的电力供应由此迅速地向多样化清洁能源转变,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上升到60%,超过煤炭和核能成为最大的发电来源,电力部门成为欧洲最早脱碳的行业。
4.EUETs的经验借鉴。碳排放权交易系统(ETS)是一个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政策工具,合理的政策能够为实现碳中和提供最确定、最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国外已经形成了五大相对成熟的多样化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于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很有借鉴意义。至少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功能被强化:碳排放交易可以有效地配置能耗等生产要素资源、鼓励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我国石化行业已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参照EUETs的成功经验,将有利于石化行业节能减排布局加速,由被动变为主动,不断提升企业减排意识,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促使企业竭力推动减排并不断降低减排成本,有利于行业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并将推动行业整体产业升级、优胜劣汰步伐进一步提速。